2022年,江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1億元,增長*.*%、排全省第2,為建市以來最高排位江門。多數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均排全省第*,固定資產投資下降0.*%,排全省第*;外貿進出口總額下降0.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0.2%。市人大代表票決的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2022年GDP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1.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大盤
退稅減稅降費近1**億元
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億元江門,為年度計劃的12*.*%
完成工業投資超**0億元、增長19.2%
基礎設施投資近**0億元、增長10.*%
推出促消費政策江門,拉動汽車、摩托車、家電、餐飲等消費*2億元
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
2.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石化新材料成為繼金屬制品、食品、家電后第*條產值超*00億元產業鏈
新能源電池、智能裝備等*條產業鏈增加值增長超10%
1*條重點產業鏈合計實現產值****億元江門,拉動工業總產值突破*000億元
工業增加值、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達*9.*%和**.*%江門,均創近年新高
先進制造業占比達*1.9%、提高1.1個百分點
引進項目總投資1**0億元江門,增長17.9%
新增**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2*.*億元、占全市的*0.*%江門,
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9*.2億元江門,增長7.7%、排全省第一
重大文旅項目完成投資*0.*億元
*.持之以恒推動改革創新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大科學裝置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江門雙碳實驗室獲批籌建省實驗室
9個科技項目獲國家、省科技計劃立項江門,共獲得1200萬元資金支持
高企數量超2*00家、增長超20%
市場主體總量達*9.*萬戶、增長7.*%
QFLP試點、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等2項省級支持事項落地
建成全國首個便利華僑華人投資稅收服務中心和平臺
*.久久為功推進鄉村振興
糧食產量99萬噸江門,創近年新高
農業統防統治服務面積增長**.*%江門,經驗在全國推廣
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元江門,增長*.*%
**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開工江門,完成舊樓加裝電梯2*7臺
河湖長制工作考核全省第1
*.用心用情增進民生福祉
全年民生類支出**0.*億元江門,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77.*%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萬人
全省首創“園區技校”項目江門,建設技能人才培養載體10*家
新(改、擴)建基礎教育公辦學校22所江門,新增學位超1.*萬個
醫養結合覆蓋率100%
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提升*.*%、達2***元/月
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亮點 202*年GDP增速力爭7%以上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以上、力爭7%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左右;城鎮新增就業*萬人以上;糧食產量99萬噸以上;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和地表水水質優良率均完成省下達任務江門。
1.主動融入雙區和支持三大平臺建設
力促廣佛江珠城際、南新高速動工江門,謀劃江肇第二高速,推動*0分鐘對接廣州都市圈
加快深江鐵路建設、深化研究南延線江門,推進中江、江鶴高速擴建,推動**分鐘連接深圳都市圈
深入開展省級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江門,在認定重點僑資企業、便利華僑回國定居和恢復戶籍等事項取得突破
推動與澳門金融機構實現信用評級互認
謀劃建設江門大廣海灣粵港澳合作高質量發展國家級平臺
與深圳共建深江經濟合作區
高標準規劃建設港澳科教產業濱海新城
大力發展“反向飛地”經濟江門,支持企業到深圳等中心城市租賃辦公樓宇、設置園中園、建設孵化器
創新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江門,以市場化方式與珠江口東岸城市共建一批萬畝園區
2.堅持制造業當家
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江門,做強現代輕工紡織、現代農業與食品、先進材料等產值超千億產業集群
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江門,重點打造新能源、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大力實施“園區再造”工程江門,集中資源支持*個先行啟動區(新會智造產業園先行啟動區、高新區—三江睦洲先行啟動區、蓬江—鶴山先行啟動區)建設“萬畝千億”大平臺
各市長和各縣(市、區)長力爭招引1個以上投資超10億元項目
爭取全年引進項目投資額超2000億元
爭取新增*家以上產值超*0億企業、*家以上產值超10億企業
爭取新增10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2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江門,高企存量達2*00家
推動不少于220家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江門,培育*0個標桿示范
*.全面加強科技教育人才工作
新增公辦優質學位超1萬個
推動江門國家高新區邁向全國*0強
力爭全社會RD投入增速超1*%
開展*0家高企“創新標兵”遴選江門,引入*00名
科技特派員、新增*000名科技人才
力爭引進緊缺博士人才超200人
*.著力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
推動***項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1200億元
力爭工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超*7%
實現先進制造業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超*0%江門,高技術產業投資占比超1*%
進一步謀劃大廣海灣10萬噸級深水港碼頭
加快江門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前期工作
推動不少于**個老舊小區開工改造
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消費
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
力爭接待游客數和旅游總收入均比2019年增長20%以上
積極申建開平保稅物流中心(B型)江門,加快江門市RCEP企業服務中心、大廣海灣RCEP經貿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永久會址建設
*.強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新建高標準農田*萬畝
實現陳皮、大米、茶葉、鰻魚、馬岡鵝、禽蛋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總產值達**0億元
力爭新增1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
提檔升級農村公路100公里江門,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以上
新建*0個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江門,建設100條紅色美麗僑村和一批美麗圩鎮
推動新會區成為全市首個GDP千億強區
*.大力建設綠美江門
實施林長制三年行動計劃
建設一批森林城鎮、森林鄉村和綠美古樹鄉村
努力實現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
新增綠色社區超1*個
7.積極深化改革攻堅
支持國企參與產業投資、工業園區和重大基礎設施開發建設
加大融資支持江門,增強民營企業活力
積極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
推動政府側流程再造江門,優化服務流程和方式
*.扎實推動文化強市建設
用好全市1**處革命遺址遺跡、*9處革命文物等紅色資源
籌建城市歷史博物館江門,打造城市博物館群
打造“江門藝術季”品牌江門,打磨提升一批文藝精品力作
發揮江門“天然攝影棚”的優勢江門,打造大灣區重要的優質影視作品取景拍攝地
9.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各級財政安排民生支出**7.9*億元江門,增長*%
推進就業困難群體分級分類幫扶
支持市中心醫院打造省高水平醫院江門,建設華僑華人中醫藥人才國際交流培訓高地
提高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
10.持續樹牢安全發展理念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完善“智慧網格+綜治中心+粵平安云平臺”全覆蓋立體式智慧化工作體系
制造業當家江門,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02-0*·權威訪談
江門開啟濱海城市新時代 0*-0*·南都提案
江門影視產業未來“狂飆”之路 0*-07·南都提案
01-0*版 策劃:郭銳川
統籌:南都記者 曾育軍 羅韻姿
采寫:南都記者 曾育軍 嚴亮 羅忠明 羅韻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