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月11日訊 發揮《小康》媒體橋梁紐帶作用,服務縣域鄉村振興、產業創新、科技賦能再結碩果海東。*月10日,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委書記郭海云等一行7人來到《小康》雜志社華東新聞中心,就加強政媒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圖:座談交流現場
《小康》雜志社副社長賴惠能、《小康》雜志社華東新聞中心主任周宇等參加座談,浙江大學數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杜英森受邀參加交流海東。
“同時平安的發展短板也很明顯海東。”郭海云表示,平安發展底子薄,突出表現在體制機制不活、創新意識不強、科技賦能不足等方面。就此,他希望《小康》雜志社能充分發揮在政務大數據、綠色低碳發展、智慧教育、干部培訓、縣域品牌打造、數字鄉村建設等方面積累的豐富資源和服務優勢,在平安品牌宣傳、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
結合平安的實際需求,杜英森介紹了《小康》雜志社正與浙江大學數字鄉村研究中心合作開展的科創鄉村項目,該項目致力于用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針對不同鄉村的振興路徑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海東。就此,他提出合理化建議:在創新模式上,雙方可以開展農村電商、農業科技*S店、數字鄉村等建設;在產學研上,可以共建網上飛地運營平臺,落地高原經濟研究中心,變“在地化”為“在線化”開展遠程培訓、科學研究等。
賴惠能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從創刊之日起,《小康》雜志就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并且腳踏實地服務縣域海東。各地干部普遍關注的諸如“兩山”怎么轉化、鄉村怎么振興、營商環境怎么優化、傳統產業怎么轉型升級、年輕人才怎么招引等問題,《小康》一直通過“解碼浙江”課題進行梳理提煉,可以為平安的發展提供先驗經驗。同時,《小康》也可以為平安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專家智庫、科創平臺、產業招引、人才招引等精準服務。
考察大余村鄉村運營公司
據悉,通過《小康》雜志社牽線搭橋,*月11日,平安區領導還將赴“兩山”理念誕生地浙江安吉縣考察學習“兩山”轉化的體制機制創新等先進經驗,助力擦亮平安“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金字招牌海東。(鄭良)
編輯:孫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