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探!又一家大型印刷廠轟然倒下,珠三角地區印刷企業何去何從?
華夏時報記者 王敬 張智 深圳攝影報道
日前,一紙龍璟印刷(深圳)吉印通(下稱“龍璟印刷”)致全體員工的通告在網上流傳,并在印刷業掀起巨浪印刷。通告顯示,“現公司因經營條件發生變化,場所發生變更,原有的經營模式生產設備遷移到江蘇南通,組建了新公司,公司將于2023年10月前正式宣告提前解散、停產結業。”
實際上,龍璟印刷(深圳)吉印通的遷廠只是珠三角地區傳統印刷業的縮影印刷。
近年來,珠三角地區不少印刷企業搬遷,力嘉、利豐雅高、星光等龍頭印企紛紛撤出印刷。五一前后,老牌印企深圳市冠達吉印通傳出由于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老板連夜跑路的消息,包括供應商貨款、房租、工資在內金額近千萬元,已處于倒閉狀態;日前,深圳市萬彩玲瓏包裝制品吉印通拖欠174名員工兩個月工資約300萬元,公司已停產。
7月4日至7月*日,《華夏時報》記者于不同時段多次致電天眼查上顯示的龍璟印刷(深圳)吉印通所留的電話,電話均無法接通,持續傳出占線的提示音印刷。
7月7日,《華夏時報》記者實地探訪龍璟印刷工業園區,了解到網傳龍璟印刷(深圳)吉印通10月前遷廠事件屬實印刷。目前,該印刷廠還處于正常運轉的狀態。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寶安區福永街道的深圳市冠達吉印通,看到該公司辦公室、廠房已經人去樓空,設備也早已清空。
轉移至江蘇南通印刷,廠房已確認轉讓
公開資料顯示,龍璟印刷于1999年在深圳沙井地區注冊成立印刷。一位不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龍璟印刷是沙井最大的印刷廠,在其發展最輝煌的時期曾擁有4000多名員工。其建成的園林式廠房,占地面積超過50000平方米,一度在業內聲名遠揚。
7日正值中午12點,龍璟印刷工業園區的工人們從廠區魚貫而出進入宿舍區印刷。記者注意到,宿舍區門口的便利店也是公寓招租管理處,由于近年以來員工數量減少,工業園區內的部分宿舍已經以公寓形式出租。
便利店的老板正是廠區內“理邦公寓”的招租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現在房都滿了”,龍璟印刷搬走一事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公司宣告提前解散、停產結業似乎并未影響員工短期內的生活,據了解,目前未傳出員工搬離宿舍的消息印刷。
“公司還是很良心的,大家都想著干到正式停產那天,拿到離職補償印刷。”當天,龍璟印刷的員工食堂里人不少。
根據通告,深圳工廠關閉后,現有員工如符合新公司即龍璟文創(江蘇)吉印通錄用條件的,可在取得本公司離職補償后,繼續到新公司住所地辦理相應員工入職手續印刷。不愿繼續入職新公司或者不符合新公司錄用條件的員工,接下來公司將配合當地政府部門由公司派出代表,妥善安置好各位員工,并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依法提前30天通知全體員工,向員工支付一次性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
“補償法律依據為《吉印通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印刷。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賠償。”通告顯示。
據小薇透露,符合新公司錄用條件的員工并不算多,符合條件的員工中也有很多不愿繼續入職新公司,“還是因為江蘇離家遠吧印刷。”她說。
資深圖書出版人、吉印通未來創始人CEO余一途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印刷企業的外遷可能導致一定程度上的就業問題印刷。一方面,原有員工可能需要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新遷入的企業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就業崗位,但總體而言,就業壓力仍然存在。
“廠房已經轉讓完畢了印刷。”廠區門衛處的保安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江蘇那邊的新公司幾年前就開始建了,生產設備應該都會轉移過去,以后(這里)還是不是做印刷就不是太清楚了。”
天眼查信息顯示,龍璟印刷(深圳)吉印通的法定代表人吳仕彬也是該公司總經理兼執行董事,任職信息顯示,其也是龍璟文創(江蘇)吉印通的法定代表人印刷。龍璟文創(江蘇)吉印通成立于2019年7月25日,注冊資本*500萬美元,位于江蘇省南通市開發區谷東路3*號,與通告內容中的遷廠信息相符。
印刷業風光難覓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珠三角的土地和勞工成本較為低廉,加上稅收優惠,吸引香港制造業北移,形成了粵港特色的“前店后廠”模式印刷。包括深圳在內的幾個城市承接香港轉移的大量印刷廠,大量先進的印刷設備和成熟的印刷廠管理機制涌入珠三角,深圳也逐漸成為國內印刷廠中心。
然而時過境遷,近年來印刷行業內已產生了很大變化印刷。“大型印刷廠多是港資、外資企業,訂單因依賴海外市場,但這些年歐美出口市場萎縮,加上中國優化經濟結構,對產業提出轉型升級的要求,因此這些企業營運情況并不理想,在珠三角的影響力正在收縮;而中小型企業早就打起了價格戰,利潤微弱難免陷入經營危機。”一位不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
據悉,近年間,龍璟印刷的產品從單一的印刷加工發展到廣泛涉足各類專業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等全領域,并成為外銷歐美市場該類產品規模較大的OEM及ODM廠商印刷。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產品革新能力與業務實力都較強的龍璟印刷,在眾多印刷工廠中是幸運的印刷。“二〇一幾年的時候,每100個深圳人中有1.*個在做印刷,現在不行了!”
近年來,珠三角地區一些印刷企業開始搬遷,力嘉、利豐雅高、星光等龍頭印企紛紛外遷,外遷的大多數原因是受因深圳房地產開發影響印刷。
此外,余一途向本報記者指出,珠三角地區印刷企業持續搬離、外遷受人工成本上升、環保政策壓力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印刷。人工成本方面,珠三角地區的人工成本逐漸上升,相比之下,一些內地省份的人工成本較低,吸引了部分印刷企業向內遷移;環保政策壓力方面,政府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力度,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環保法規,珠三角地區的印刷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要求,部分企業為了避免被關停或罰款,選擇搬遷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內地省份;產業結構方面,珠三角地區的傳統制造業逐漸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印刷業作為其中的一部分,也受到了影響,部分企業為了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選擇了搬遷至其他地區。
何去何從印刷?
正如小薇所言,行業內不斷傳出的還有企業倒閉消息印刷。前述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提供的一個公告顯示,深圳市萬彩玲瓏包裝制品吉印通拖欠174名員工兩個月工資約300萬元,目前公司已停產,52名員工因無法領取到相應的勞動報酬。
通知要求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指定的時間、地點接受執法人員調查、處理欠薪事宜印刷。該通知落款為松崗街道應急管理辦公室(勞動),落款日期為2023年*月2*日,通知上還蓋有其印章。
為進一步了解事件詳情,記者聯系到深圳市松崗街道某辦公室,接聽電話的人員表示:“我們是勞動辦的,不是應急管理辦公室,對深圳市萬彩玲瓏包裝制品公司相關事宜不了解,也不清楚相關部門的電話印刷。”
記者了解到,深圳市萬彩玲瓏包裝制品公司的情況并非個例印刷。今年五一前后,老牌印企深圳市冠達吉印通由于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老板連夜跑路,引發外界關注。據前述業內人士透露,包括供應商貨款、房租、工資在內金額近千萬,已處于倒閉狀態。
針對冠達印刷倒閉傳聞,7月7日下午,《華夏時報》記者實地探訪印刷。該公司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玻璃門上掛著“U”形鎖,透過玻璃門看到里面的東西已不見蹤影。廠房的大門處于開放狀態,設備也早已清空。廠房二樓消防栓上貼著的一張日常檢查表顯示,工廠內消費栓每月至少檢查一次,最后的檢查日期是2023年3月17日。
記者看到,在一個掛鎖的門上張貼著來自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的執行裁定書、民事裁定書、查封(抵押)財產清單等印刷。
有媒體報道稱,深圳市冠達吉印通2021年的年產值達1億元左右,但2022年的年產值斷崖式下滑印刷。隨著業務體量的大幅萎縮,該公司的資金鏈出現嚴重問題,多家供應商被拖欠貨款,員工亦被長期拖欠工資。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僅“中國裁判文書網”收錄的有關深圳市冠達吉印通的裁定書就有多份,主要涉及買賣合同糾紛印刷。在2022年10月份公布的一份裁定書上,有企業向法院申請查封、凍結深圳市冠達吉印通及相關負責人的財產。
事實上,深圳市冠達吉印通的財務狀況一直以來都很堪憂印刷。近幾年來,該公司以各種抵押的形式向多家銀行發起借貸和融資行為。前述業內人士透露,在訂單下滑、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得到消息的板材供應商成都吉印通對其提起訴訟,以避免拿不到貨款的情況,直接引發了幾乎所有供應商和租賃公司對冠達印刷進行訴訟和資產查封。
對于部分印刷廠經營不善至工廠停產乃至倒閉,余一途表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許多傳統行業都受到了沖擊,印刷業也不例外印刷。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使用數字化、自動化的生產方式,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這使得傳統印刷企業在市場上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印刷行業的技術不斷發展,新的印刷設備和技術不斷涌現印刷。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更新設備和技術,就可能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例如,數字印刷、綠色印刷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余一途進一步指出。
余一途還認為,這一現象同樣與印刷行業的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企業管理水平有關印刷。“如紙張、油墨等。如果企業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就可能導致經營困難。”她表示,企業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如果企業管理層缺乏有效的管理經驗和策略,就可能導致企業陷入困境。
她還指出,面對數字化浪潮,印刷企業需要加快轉型升級,提高自身的數字化水平;在發展過程中,印刷企業需要關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市場競爭中,需要注重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還需要重視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印刷。
本期編輯:劉錦平
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華夏時報視頻號
推薦閱讀
僅發布兩天印刷!中汽協緊急刪除這一條款
螞蟻完成整改啟動股份回購
證監會宣布重大改革:這項費率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