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印刷產品更懂需求!專業印刷產品資訊平臺,分享特種印刷產品(燙金、UV 工藝)應用案例、常規印刷品批量采購技巧,解讀原材料波動對產品價格的影響、不同場景下產品選型策略,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選購指南!
吉印通 2025-10-03 22:42 13
畫冊作為品牌展示、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其印刷質量直接影響傳播效果,檢查需圍繞外觀完整性、色彩準確性、文字圖像清晰度、材質工藝合規性四大核心維度展開,對照國家《印刷品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GB/T 17497)及行業通行標準,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外觀是畫冊給人的第一印象,需先排查是否存在影響視覺體驗的基礎缺陷,重點關注以下 3 點:
尺寸與裁切精度
用鋼直尺測量畫冊成品尺寸(長、寬、厚度),誤差需控制在 ±1mm 內(行業通用公差范圍),且同一批次所有畫冊尺寸需一致,無 “大小不一” 情況;
檢查裁切邊緣:邊緣需平整、無毛刺、無 “毛邊” 或 “壓痕”,對角線長度誤差不超過 0.5mm,避免出現 “裁斜”(即四角非直角),可將畫冊對折,觀察兩側邊緣是否完全對齊。
封面與內頁平整度
雙手捏住畫冊兩側,自然展開,觀察頁面是否有明顯翹曲、起皺(輕微紙張自然弧度屬正常,若肉眼可見褶皺則不達標);
檢查封面(尤其是覆膜或燙金封面)是否有氣泡、劃痕、指紋印:在自然光下傾斜 45° 觀察,無明顯反光不均或污漬,覆膜封面需無 “脫膜”(即覆膜層與紙張分離)跡象。
裝訂質量(針對騎馬釘、膠裝等裝訂方式)
騎馬釘裝訂:釘子需平整釘入,無 “釘腳翹起”“漏釘”,釘距均勻(通常距頁邊 1.5-2cm),翻頁時無 “掉頁” 或 “書頁松動”;
膠裝(無線膠裝、鎖線膠裝):膠層需均勻覆蓋書脊,無 “空膠”(即部分頁面未粘牢),翻頁時書脊無開裂,內頁與書脊粘貼處無 “虛粘”(用手輕掰內頁,無明顯脫落風險)。
色彩是畫冊視覺表達的核心,需對照設計原稿(建議使用高精度印刷打樣稿或電子原稿在專業顯示器上對比),檢查色彩還原度與一致性:
色彩準確性
無明顯 “偏色”:如原稿中的紅色在印刷品上呈現橘紅或暗紅、藍色呈現紫藍或灰藍,均屬不達標;
膚色、品牌色等關鍵色彩需精準還原:例如品牌 LOGO 的標準色,可用色卡(如潘通色卡)對比,色差 ΔE 值需≤2(ΔE 值越小,色差越小,行業內 ΔE≤2 為 “視覺無明顯差異” 標準)。
色彩均勻性與一致性
同一頁面內同色區域(如大面積底色、色塊)需均勻,無 “色斑”“色條”“墨點”(即局部顏色深淺不一),在自然光下平視頁面,無肉眼可見的顏色不均;
同一批次畫冊的色彩需一致:隨機抽取 3-5 本畫冊,對比相同頁面的同色區域,無明顯色彩差異(避免出現 “這本偏亮、那本偏暗” 的情況)。
墨色密度與層次感
墨色需飽滿但不 “堆墨”:文字、圖像邊緣無 “暈墨”(即墨水擴散導致邊緣模糊),深色區域(如黑色、深藍色)無 “露白”(即紙張底色透出,墨色未覆蓋完整);
圖像層次感需清晰:如風景圖中的天空、遠山、近景,需能區分明暗過渡,無 “糊版”(即明暗區域混為一體,失去細節),可用放大鏡(10 倍鏡)觀察,圖像網點排列均勻,無 “網點擴大” 過度(網點擴大率需控制在 15%-20% 以內,過度會導致圖像發暗、細節丟失)。
文字和圖像是畫冊的信息核心,需保證清晰、無瑕疵,避免影響閱讀和理解:
文字清晰度
文字無 “斷筆”“缺劃”:如 “一” 字變成 “兩段”、“口” 字變成 “缺口”,或小字號文字(通常指 8 號及以上,若設計有更小字號需提前確認)出現 “糊字”(即筆畫粘連,無法辨認);
文字邊緣需銳利:用 10 倍鏡觀察,文字邊緣無明顯 “鋸齒狀” 或 “毛邊”,印刷墨跡無 “滲透”(即墨水滲入紙張纖維導致文字邊緣模糊),尤其是細線條文字(如宋體、楷體的橫細豎粗部分),需保持筆畫完整。
圖像清晰度與細節
圖像無 “重影”:即同一圖像元素出現雙重或多重輪廓(多因套印不準導致),套印誤差需控制在 0.1mm 以內(行業套印精度標準),可用套印十字線(若印刷時預留)檢查,十字線對齊無偏移;
圖像細節無丟失:如人物面部表情、產品紋理、文字說明中的小字(如圖注、參數),需清晰可辨,無因 “網點丟失” 導致的 “白印”,或因 “網點過度重疊” 導致的 “黑塊”。
四、材質與工藝合規性檢查:保障耐用性與質感
畫冊的材質(紙張、覆膜、燙金等)和工藝需符合設計要求,同時具備一定耐用性,檢查要點如下:
紙張材質核對
對照設計要求確認紙張類型(如銅版紙、啞粉紙、特種紙)、克重(如封面 250g、內頁 157g),可用紙張克重儀測量(誤差需≤5g/㎡),且紙張無 “紙病”(如紙張表面的孔洞、雜質、褶皺,或紙張顏色發黃、發灰,與設計要求的 “白度” 不符 —— 通常印刷用紙白度需≥85%)。
后工藝質量(覆膜、燙金、UV 等)
覆膜工藝:覆膜層需與紙張貼合緊密,無氣泡、褶皺、劃痕,用指甲輕刮覆膜表面,無 “掉膜”(即覆膜層脫落),且覆膜后頁面無明顯 “卷曲”(尤其是薄紙覆膜,需保持平整);
燙金 / 燙銀工藝:燙印圖案、文字需清晰完整,無 “漏燙”(即部分區域未燙上金屬箔)、“糊燙”(即金屬箔擴散導致邊緣模糊),用手輕擦燙金區域,無 “掉金”(金屬箔脫落),且燙金位置與設計原稿對齊,偏差不超過 0.5mm;
UV 工藝(局部上光):UV 涂層需均勻,無 “漏涂”“流掛”(即 UV 膠堆積導致的凸起),干燥完全(用手觸摸無粘手感),且 UV 區域與非 UV 區域邊界清晰,無 “溢膠”(UV 膠擴散到非設計區域)。
若為批量印刷(通常指 50 本以上),需采用 “抽樣檢查” 方式,而非僅檢查單本:
抽樣比例
按行業標準《計數抽樣檢驗程序》(GB/T 2828.1),批量≤500 本時,抽樣量≥10 本;批量 501-1000 本時,抽樣量≥15 本;批量>1000 本時,抽樣量≥20 本,確保樣本具有代表性。
合格判定標準
外觀缺陷(如裁切偏差、裝訂松動):抽樣中不合格品數≤1 本(即不合格率≤10%);
色彩、文字、圖像缺陷(如偏色、糊字):抽樣中不合格品數≤0 本(此類缺陷直接影響使用,需 “零容忍”);
若抽樣中不合格品數超過標準,需擴大抽樣量(如原抽樣 10 本,不合格 2 本,需再抽 20 本),若仍不合格,判定整批不合格,需聯系印刷廠返工或重做。
定制化畫冊印刷:平衡客戶個性化需求與印刷可行性的策略在定制化畫冊印刷領域,客戶對“獨特性”的追求與印刷工藝、成本、效率之間的矛盾普遍存在。若過度滿足個性化需求,可能導致工藝難以實現、成本飆升或交付延遲;若一味強調可行性,又會削弱畫冊的定...
2025-10-03 15
畫冊印刷質量行業標準檢查指南畫冊作為品牌展示、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其印刷質量直接影響傳播效果,檢查需圍繞外觀完整性、色彩準確性、文字圖像清晰度、材質工藝合規性四大核心維度展開,對照國家《印刷品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GB/T17497)及行...
2025-10-03 13
在畫冊印刷中,銅版紙與啞粉紙是最常用的兩種紙張,二者因表面處理工藝不同(銅版紙經壓光處理,啞粉紙經啞光涂層處理),對畫冊最終的視覺呈現與觸感體驗產生顯著差異,這種差異甚至會影響受眾對畫冊內容的感知的品牌調性的傳遞,需結合畫冊用途、設計風格與...
2025-10-03 13
畫冊印刷尺寸的設置通常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畫冊的用途、內容、以及印刷和裝訂方式。根據搜索結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畫冊尺寸設置:畫冊設計出血尺寸:這是一種在畫冊印刷中的專業術語,主要作用是保護畫冊頁面內容不被裁切掉。例如,在常見的畫冊設計尺寸...
2024-05-31 211
據印刷行業相關統計,近年來國內對期刊雜志印刷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隨著人們對各類信息的關注,期刊雜志印刷產品作為能夠普及公共信息的印刷產品,自然會受到印刷市場和印刷行業的歡迎。當人們選擇各種期刊雜志印刷產品時,期刊雜志印刷產品的質量有時起著非...
2021-06-23 1390
1.常用的易拉寶尺寸有以下幾種:60cm*160cm,80cm*200cm,85cm*200cm,90cm*200cm,100cm*200cm,120cm*200cm,150cm*200cm 易拉寶寬度的尺寸是可以定制的,但需要比...
2021-03-12 1920